close

  □記者李曉波實習生王嘯晨通訊員謝雅敏文記者張琮攝影
  核心提示|41歲的席愷是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(以下簡稱河科大一附院)耳鼻喉科副主任、副主任醫師、醫學博士、碩士研究生導師。回顧20年從醫經歷,從一名普通醫生到耳鼻喉科專家,席愷自喻是在不斷地征服一座座高山,在不斷攀爬與征服中,走向下一個目標。
  講述|從小就有學醫夢想,畢業後從事耳鼻喉科
  據介紹,席愷是洛陽人,她的母親是一名婦產科醫生,她從小耳濡目染,對醫院有一種特殊的感情。“小時候母親常帶我到醫院,婦產科是一個非常喜慶的科室,看到新生兒出生,家人喜悅,那種感覺很美妙。”她說,那時感覺母親做醫生雖然忙一些,但可以幫助患者解決很多問題,就會很有成就感。
  1994年,席愷從河南科技大學醫學專業畢業後,到河科大一附院耳鼻喉科工作。這其中還有一段小插曲。在席愷未畢業時,就已經到河科大一附院實習,有次在手術室里,她和另一名學生去得較早,在等待老師。這時,一名醫生從手術室出來。“同學,你倆快過來幫下忙。”
  倆人到手術室看到,手術臺上躺著一名嬰兒,她與同學的任務是幫助醫生按住嬰兒手腳。然後,醫生跪到地上,手中拿著一根管子,掰開孩子的嘴,將管子插進嘴裡。此時席愷心想,手術室的醫生不是應該在無影燈下,手拿柳葉刀,顯得“高大上”嗎?可真正目睹手術,她發現並不是想象中的樣子。“這是什麼手術,畢業後堅決不到這個科室工作。”當時的席愷並不知道,這是耳鼻喉科的一個異物取出手術。
  一年多後,席愷畢業了,讓她沒料到的是,她進入耳鼻喉科工作,而且這一干就是20年。雖然沒能跟隨母親的腳步,到婦產科工作,但多年來,席愷還保持一個習慣:只要她做完手術,其他手術室有產婦在生產時,她就會過去,靜靜看著孩子的降臨,與產婦家屬一起高興。
  感觸|20年從醫經歷,像是在不斷地征服一座座高山
  20年前,河科大一附院的耳鼻喉科的設備還是比較簡陋,沒有治療台,靠著一個立燈、一個額鏡為病人檢查。作為年輕醫生,席愷只要有閑暇時,就會拿著書本學習,遇到不懂的問題,就會向資歷老的醫生請教。“我不怕丟人,不懂就問,使勁問,直到把問題搞明白才行。”
  後來,席愷慢慢地可以獨當一面,實習時“殘忍”的場景,她也經常遇到。一次,一名兩歲小孩誤食花生,堵在氣管里,送醫時,孩子渾身發紫、呼吸急促、大小便失禁。席愷見狀,隨即聯繫手術室,在電梯間里,席愷拿著手術同意書,家屬就貼在電梯壁上簽字,一到手術室,她就抱著孩子沖了進去。幾分鐘後,花生被取了出來,孩子脫離危險。
  “雖然每次做氣管異物取出術時,時間都非常快,但不能有絲毫的馬虎,手術下來,渾身都是汗。”席愷說,工作5年後,她自覺知識儲備還不夠,就考上了鄭州大學耳鼻喉專業的研究生,3年後,又繼續讀博士。經過再深造,席愷說,自己進步特別大,在耳鼻喉專業方面的知識面更加寬闊,綜合能力提高了很多。
  2010年,席愷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進修一年,主攻耳科。“進修期間,接觸到了國內耳鼻喉方面的權威專家,對專業方面的瞭解更深入了。”席愷說。
  現在,席愷是河科大一附院耳鼻喉科副主任,副主任醫師,醫學博士,河南省醫學會耳鼻咽喉學會青年委員,洛陽市醫學會耳鼻咽喉學會秘書。
  回顧20年的從醫路,她自喻像是在登山,在不同的山頂就會看到不同的風景,征服了一個山頂後,就會有下一個目標,在不斷攀爬中,再不斷征服。
  仁心|平靜心對待患者,併為其進行心理疏導
  近些年,多地媒體曾報道,北京、深圳、哈爾濱等地醫院的耳鼻喉科醫生頻頻受到患者傷害。那麼,耳鼻喉科為何成為高危科室呢?對此,席愷說,面部系統神經敏感而發達,鼻腔類疾病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,病情稍有變化,患者就會懷疑是不是醫生的診療出現問題。
  席愷建議,耳鼻喉科醫生在為患者看病時,應當加強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,併進行心理疏導干預,用一顆平靜的心去對待病患。
  現在,每周五,席愷會在河科大一附院(景華路)門診樓4樓耳鼻喉門診坐診,其餘時間都在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坐診。由於工作繁忙,她一天最多時,接診過140個病患。
  此外,席愷對中耳炎、鼻竇炎、扁桃體炎、鼾症、氣管異物等耳鼻咽喉疾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,擅長耳顯微手術如鼓膜修補術、乳突根治鼓室成形術等,對各種類型耳聾的聽力康復治療有獨到見解及體會。她在耳源性頭暈方面的診療經驗豐富,尤其是臨床高發的“耳石症”更是手到病除。
  席愷的兒子今年8歲,他知道媽媽是一名醫生,特別忙,沒有假期,也沒有時間陪他玩耍。“由於工作原因,陪他機會並不多。或許,兒子長大後,就會理解媽媽作為一名醫生的職責和追求。”席愷說。  (原標題:用一顆仁愛的心對待病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dyyaaaepz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